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悉戲方塊:#32--〈焚毀房屋的人——芭芭的《On Directing and Dramaturgy》〉


悉。戲。方。塊:第三十二回






我的書格系列】 




凡是存納於我底書格子裡的,都可以借出給你;

如果可以的話,讓他為你展開一條未見的通道。




在這個系列,我們將為你摘要介紹一些自己覺得受用或是喜歡的書籍
第一次登場,希望能一同分享-



 ------------------------------------------------------------------------------








〈焚毀房屋的人——芭芭的《On Directing and Dramaturgy》〉

2011.12.21
|成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號外號外!《都是陳雷惹的禍?》12月完整版正式登場!



§


創劇團2011製作

《都是陳雷惹的禍?》12月完整版正式登場!


12/23.24 19:30
12/24.25   14:30
表演三十六房

5F房頂小劇場





台北市文山區木新路二段156-1號


§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悉戲方塊:#31--〈抽象空間作為思維辯證的場域――布隆胥韋的《沃伊采克》〉



悉。戲。方。塊:第三十一回【立方世界系列】 




 ------------------------------------------------------------------------------








抽象空間作為思維辯證的場域――布隆胥韋的《沃伊采克》



Stéphane Braunschweig





 文字︱
9 December 2011

    接續上週《沃伊采克》的劇本分析,本週要跟讀者介紹法國導演布隆胥韋(Stéphane Braunschweig, 1964)在1999年執導的《沃伊采克》。



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悉戲方塊:#30--〈挪用與反詰——畢希納的《沃伊采克》〉



悉。戲。方。塊:第三十回【立方世界系列】 




 ------------------------------------------------------------------------------








挪用與反詰——畢希納的《沃伊采克》  〉











2000年由Tom WaitsKathleen Brennan Robert Wilson
共同創作的《沃伊采克》。圖片出處:http://www.antilabelblog.com/?p=2151


文字︳迷



 8
 December 2011


    相信只要是看過今年九月由法國導演狄麥可(Franck Dimech)執導的跨國製作《沃伊采克》,對演出的畫面和氛圍一定還記憶猶新。本週「悉戲方塊」登場的主角,正是這個廣受當代導演青睞,搬演不輟的經典劇本。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悉戲方塊:#29--〈來自邊緣的獨白:戈爾德思的《夜晚就在森林前》〉


悉。戲。方。塊:第二十九回【立方世界系列】 




 ------------------------------------------------------------------------------








來自邊緣的獨白:戈爾德思的《夜晚就在森林前》〉






Patrice Chéreau2011年執導,Romain Duris 擔綱演出劇照




2011.11.30
文字︱成

戈爾德思(Bernard-Marie Koltès1948 – 1989)為法國當代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這次要介紹的是他在1977年寫下的《夜晚就在森林前》(La Nuit juste avant les Forêts)(大陸寧春版本譯為《森林正前夜》)。此劇本全劇是一個長達六十頁的獨白,沒有標點符號,獨白者的身份從其獨白內容可以窺知是一個身處法國社會邊緣的外籍勞工,他因為在地鐵被搶,狼狽地在雨中街角遇見了一個他稱之為「天使」的纖細男孩,因此開始了一長串的獨白,而對方則從頭到尾都保持沉默。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悉戲方塊:#28--〈崩解與重生——克羅茲的《Mensch Meier》〉


悉。戲。方。塊:第二十八回【立方世界系列】 




 ------------------------------------------------------------------------------







〈崩解與重生——克羅茲的《Mensch Meier》〉





                                  George Ferencz 導演的 Mensch Meier








|成
2011.11.23

繼前兩週介紹克羅茲的《巢》以及《穿過樹葉的沙沙聲》之後,本週要介紹的是另一個劇本《Mensch Meier》。(此劇名為一口語驚嘆語,另外也表示姓Meier的這種人,即指劇中的這家人。因其多層意義,暫時保留原名。)

這個劇本由一個小家庭所構成,父親是四十歲的奧圖(Otto),職業為工廠生產線工人。母親為瑪莎(Martha),也是四十歲,職業為主婦。兒子是路德維希(Ludwig),十五歲,待業中。劇中時間為1976年,地點設定在慕尼黑或其郊區某個公共建築計畫內的房子。全劇共分三幕,簡介如下: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悉戲方塊:#27--〈愛與自尊的搏鬥——克羅茲的《走過樹葉的沙沙響》〉

















悉。戲。方。塊:第二十七回【立方世界系列】 




 ------------------------------------------------------------------------------


  〈愛與自尊的搏鬥——克羅茲的《走過樹葉的沙沙響》







2011.11.16

|那申玉


繼《巢》(The Nest)之後,本週介紹克羅茲(Franz Xaver Kroetz)的另一劇作《走過樹葉的沙沙響》(Through The Leaves)。此劇作描述女肉販瑪莎(Martha)與她的情人奧圖(Otto)在她的住家兼店鋪相處的一段時日。瑪莎介於三十歲與四十歲之間,克羅茲描繪她是一名黑髮、稍微醜陋(moderately ugly)的女人,且總是穿著肉販的圍裙。而奧圖則是一名年約四十歲的建築工人。全劇分為十一景,除第七景外,每一景最後皆附上一段瑪莎所寫的日記。日記提供了兩人對話間瑪莎無法顯露的情感與資訊,並提示時間的進程,也揭示了瑪莎在奧圖面前並未完全坦露的自我。

第一景,兩人在瑪莎的住處約會,一開頭兩人討論關於瑪莎提供的魚子醬,顯然奧圖並未嘗試過,但他堅持好的魚子醬是來自俄國而非瑪莎提供的德國製品,瑪莎並未正面回應奧圖,只淡淡說了我喜歡,並嘗試改變話題。但奧圖對於瑪莎試圖引發的電影、日記等話題皆不感興趣。瑪莎邀請奧圖看她的日記,裡頭都是關於奧圖的文章,但他對此不感興趣,逕自在瑪莎寫作時看起了裸女寫真。瑪莎談及她對那些出賣肉體的模特兒的不屑,但奧圖認為她只是嫉妒,且沒有人會花錢拍關於瑪莎的照片。奧圖要求瑪莎停止說話,脫去衣物,但當她裸身時,奧圖卻將注意力放在外頭瑪莎養的狗,奧圖攻擊狗且遭到反擊,瑪莎安撫好狗之後,奧圖依舊咒罵著,等到瑪莎暗示她還裸著身子,兩人才繼續調情,但奧圖依舊要求瑪莎將狗送走。

悉戲方塊:#26--〈危脆的棲居——克羅茲的《巢》〉



悉。戲。方。塊:第二十六回【立方世界系列】 




 ------------------------------------------------------------------------------


  〈危脆的棲居——克羅茲的《巢》〉


Kroetz





2011.11.9
|成

克羅茲(Franz Xaver Kroetz)是自二十世紀七、八零年代至當代德國最為活躍的劇作家之一,其劇本往往關注中下階層人物的生活,在情境以及語言塑造上都貼近日常生活。早期劇本雖然常有暴力情節,但中期之後趨於平淡,在看似瑣碎的日常描繪當中,透露其政治關懷與立場。這次要介紹的是他1975年的三幕劇本《巢》(Das Nest)。

此劇本角色為一對夫妻:丈夫庫特(Kurt)與妻子瑪莎(Martha),還有他們剛出生的孩子史帝凡(Stefan)。第一幕第一景開頭是家庭場景:丈夫看電視看到睡著,而妻子正在做織工,從這個簡單的場景開始,克羅茲就帶出了這個家庭最大的重心:工作。丈夫是卡車司機,顯然是因為疲倦而打了瞌睡,妻子則是為了家計而必須在家中從事織工以補貼家用,同時也是為了面對伴隨新生兒而來的費用。第二景是在夜晚,夫妻的床上。此時有警車呼嘯而過,丈夫忽然說覺得自己很慶幸能夠活在良心當中,後來丈夫以暗示方式向妻子求愛,但妻子以醫生警告為由拒絕了丈夫。第三景則是兩人在計畫要給小孩買的東西,劇作者不厭其煩地將小孩所需的品項一一列出,並讓夫妻倆對這些品項有各自不同的反應,或許因為價錢、是否要租借等問題有小口角,但最後都能達成協議。這一景展現了日常生活的細節,而這個細節也加深了觀眾對於夫妻兩人經濟負擔情況的印象,並且也埋下後來劇中衝突的伏筆。第四景是夫妻倆在公園,兩個人在公園中屬於自己的小園圃處理植物,同時討論到要如何教育小孩,並且想像小孩快樂的生活,兩人都認為要照著「規矩」過生活(這個價值觀也在鋪陳日後衝突的伏筆):


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悉戲方塊:#25--〈簡介西方的《摩訶婆羅多》〉









悉。戲。方。塊:第二十五回【百變黑盒子系列】 




 ------------------------------------------------------------------------------



 〈 簡介西方的《摩訶婆羅多》 〉





文/吳桑妮

在上一篇中提到,史詩《摩訶婆羅多》除了紙本上的文學經典,在印度當地也時常以表演藝術的方式呈現其故事內容,包括舞蹈、戲劇、甚至電影、電視劇等。今天來聊聊搬上西方舞台的《摩訶婆羅多》。
1975年的某天,英國籍導演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和法籍劇作家尚─克勞德‧卡里耶爾(Jean-Claude Carriere)從梵文教授口中聽到了這個故事,為之著迷,決定把這個史詩故事搬上舞台,與西方觀眾分享。兩人開始收集資料、閱讀書籍,甚至跑了好幾趟印度。卡里耶爾在1976年開始著手撰寫劇本初稿,並在82年秋天完成草稿,再經過兩年的修改和演員的練習,1984年導演布魯克開始九個月的排練,並於1985年亞維儂藝術節中首演。其後布魯克將劇本翻譯成英文,1987年至88年間於世界六個國家巡演。台灣有幸可見中文版劇本,則要感謝林懷民的翻譯[1]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悉戲方塊:#24--〈真理、死亡和自我的哲思辯證 ──耶利內克的公主系列之《白雪公主》〉



悉。戲。方。塊:第二十四回【立方世界系列】



------------------------------------------------------------------------------





真理、死亡和自我的哲思辯證
   ──耶利內克的公主系列之《白雪公主》

2011.10.25
|Esme

今日要為大家介紹奧地利作家耶利內克的劇作短篇,「公主系列」中的《白雪公主》(由Gitta Honegger翻譯)。耶利內克運用白雪公主和獵人間的對話,對童話故事的原型重新詮釋、評論,兩人的對話形式近乎長篇大段的獨白,辯證關於真理、生命與死亡、自我和鏡像。展露哲思和詩意的同時,充斥揶揄和雙關的語言遊戲。
 
       艾爾弗德•耶利內克(Elfriede Jelinek, 1946-)是著名的女劇作家和小說家。2004年,她以「劇作和小說中正反對立的聲音具音樂性的流動,流露特出的語言熱誠,並揭露社會中的陳腔濫調與征服者權力的荒謬性」,獲頒諾貝爾文學獎。耶利內克的政治立場,特別是擁護女性主義和共產主義,令她即使得到學界的認可,仍受到當地新聞輿論大幅抨擊。她的劇作時常呈現女性在社會中所遭受的歧視和暴力,以及關係中的壓迫。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悉戲方塊:#23--〈在與不在的強迫重複——佛斯的《我們將永不分離》〉

















悉。戲。方。塊:第二十三回【立方世界系列】



------------------------------------------------------------------------------





〈在與不在的強迫重複——佛斯的《我們將永不分離》〉



2011.10.19
文字|成

這週要介紹的劇本是庸‧佛斯(Jon Fosse)的《我們將永不分離》(And Well Never Be Parted)。

佛斯的劇本特色在前一陣子的介紹當中已經提及,極簡重複的台詞以及男女三角關係,依然構成此劇語言與內容的主軸。但是在這個劇本當中,佛斯更透過劇場的想像曖昧特質,讓人與人之間所處的界域更加模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佛斯在這個劇本中舞台指示佔了極大的比例,雖然佛斯在其它劇本當中,對於複沓的台詞往往會標明其情緒轉換,但在此,佛斯的指示出現的頻率又高於其它劇本,此特色在開場即可窺知: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悉戲方塊:#22--〈華麗的生命終曲——寇畢的《不合宜的來訪》〉


悉。戲。方。塊:第二十二回【立方世界系列】



------------------------------------------------------------------------------



華麗的生命終曲——寇畢的《不合宜的來訪》  >


Copi

2011.10.12
文字|成

寇畢(Copi),本名為洛爾‧達蒙特(Raul Damonte),於1939年生於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並在1963年移居巴黎,除了劇本創作受到注目外,也從事大量漫畫創作。他畢生創作了十五個劇本,其中最後一個,也是最受歡迎的劇本,就是以下要介紹的《不合宜的來訪》(Une Visite Inopportune)。這個劇本寫在1987年,不久後寇畢即因愛滋病去世。1988年此劇本在科林國家劇院首演,由拉維利(Jorge Lavelli)執導,並在之後巡迴法國各地、西班牙與義大利,今年2011年法國導演卡瓦里歐(Phillipe Calvario)也曾將之再度搬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