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悉戲方塊:#7--〈《奧瑞斯提亞》在台灣的四個演出 II: 鴻鴻的《三次復仇與一次審判》〉

















悉。戲。方。塊:第七回

 【百變黑盒子系列】

本週讓我們接續第五回,繼續瞭解關於《奧瑞斯提亞》的大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奧瑞斯提亞》在台灣的四個演出 II :

              鴻鴻的《三次復仇與一次審判》〉  
2011.06.28
文字|Esme

《三次復仇與一次審判——民主的誕生》演出現場
更多紀錄請見本篇附錄之連結

一九九四年底,由文建會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合作的「人間劇展」,於臺北天母誠品書店的露天表演場地演出。主辦單位將主題設定為台灣的「歷史與記憶」,希冀創作者能結合族群的集體記憶和個人成長經驗,對當代台灣經驗的多面風貌做出真實的投射與呈現。在輪番上陣的五部劇作中,鴻鴻導演的《三次復仇與一次審判──民主的誕生》為其中之一,這齣戲改編自希臘悲劇作家伊斯啟勒斯的劇作《奧瑞斯提亞三部曲》。《三次復仇與一次審判──民主的誕生》將原劇中「民主和正義觀的轉換」、「男權和女權的性別衝突」等子題,置換到當代台灣社會的框架下,同時做出了批判與反省。正如鴻鴻提到,「兩千五百年前,希臘人對他們首創的民主制度『實驗』成敗的反省,是如此神似地反映出當代台灣民主誕生過程的詭譎與困境。」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悉戲方塊:#6--︰〈跑起來吧!—寫在《都是陳雷惹的禍》演出之前 〉





悉。戲。方。塊:第六回


【特映骰子系列】

專題邀稿、活動插播、創作者對話.、心路歷程..,

那些無法歸類而又一定要向你分享的話語、知識,就排列在這


一起擲出骰子,看看今天特別現映的是什麼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跑起來吧!—寫在《都是陳雷惹的禍》演出之前       〉  



2011.06.14
文字|許孟霖







大家好,我是《都是陳雷惹的禍》的編劇許孟霖。

輕鬆地聊一聊這次的劇本吧。

這個劇本最初的靈感,是來自日本已故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的短篇作品〈分歧點〉,這則漫畫收錄於台灣出版的《藤子不二雄異色短篇集》,或許大家對藤子先生的《多啦A夢》與《齊天列大百科》系列作更為熟悉,但是他這短篇作品的精彩程度,卻是令人坐立難安。怎麼說呢?這篇在1975年完成的短篇漫畫〈分歧點〉,藉由兩段截然不同的選擇,諷刺人生之中某種殊途同歸的悲劇性。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悉戲方塊:#5--〈《奧瑞斯提亞》在台灣的四個演出 I〉



悉。戲。方。塊:第五回


【百變黑盒子系列】

黑盒子紀錄著每一次的飛行,

黑盒子承載著一次又一次的戲劇創作


變動的不是黑盒子本身,莫測而繽紛的是裡面的人與戲:
現在就馬上為你進行,當代歐陸及英美劇作的演出介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奧瑞斯提亞》在台灣的四個演出 I     〉  


奧瑞斯特殺母


2011.06.14
文字|Esme







        1994年底到1996年初,台灣不約而同地出現四個改編自古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的現代演出,其編導風格、形式各異,不禁令人好奇在1995年的社會背景和戲劇氛圍下,何以促成這樣的「巧合」?第一齣為199410月於「人間劇展」推出,由鴻鴻改編的現代版本《三次復仇與一次審判──民主的誕生》。作為密獵者劇團的創團作,鴻鴻企圖以嶄新的觀點方式詮釋經典——透過經典劇目針砭當時台灣民主政治的亂象。第二齣為19955月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學期製作,由陳立華執導的《奧瑞斯提亞三部曲》,以擬古的形式探索古希臘悲劇的原始風華。第三齣為199510月,由戲劇理論大師謝喜納(Richard Schechner)和「當代傳奇劇場」合作的《奧瑞斯提亞》,於大安森林公園的戶外場地激盪出西方戲劇和東方京劇間的火花。最後一齣則為19961月由田啟元和台南魅登峰劇團合作的《甜蜜家庭》。田啟元將此劇置放在戲中戲的框架下,讓瘋人院裡的瘋子上演一場弒親劇碼。此作在擬古與文化間交流(Intercultural Theatre)等風潮之下,另闢蹊徑,其特出的美學風格兼容神聖與世俗,替希臘悲劇的當代演繹注入了新意,實為一場別開生面的現代悲劇。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悉戲方塊:#4--︰〈 當代女性的奧德賽之旅—波透˙史特勞斯的《大與小》〉


悉。戲。方。塊:第四回


【立方世界系列】


劇作家架空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裡的人信以為真
閱讀那個世界的人也許也有某些時刻深信那說的都是真的;


而那個地域不須要遵循地心引力,地球不需要是圓的,
那裡,甚至根本不是地球


在這個系列,
讓我們一起窺探歐陸、英美以及日本經典與當代劇本中世界的面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當代女性的奧德賽之旅—波透˙史特勞斯的《大與小》   〉


文字|成
08 June 2011
                               《大與小》戲中一景





波透˙史特勞斯(Botho Strauss)在1978年完成了第四個劇本《大與小》(Gross und Klein),全劇的結構圍繞著女主角洛特(Lotte)的旅程展開,共分十景,頗有當代歷程劇(station drama)的意味。

第一景「摩洛哥」,洛特在一家摩洛哥的酒吧中,隔著布簾偷聽陽台上兩名男子的對話,洛特不時評論其對話內容,同時渴望兩名男子會注意到她,但是最後洛特渴望加入對話的希望落空。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悉戲方塊:#3--〈 波透 ● 史特勞斯 — 洞悉當代德國社會百態的劇作家 〉



悉。戲。方。塊:第三回


【魔術師的箱子系列】


那些操作戲劇元素的奇才,
那些故事的承載、催生或是創造的人


在這個系列,讓我們打開魔術師的箱子


認識那些我們知道或者不知道的
劇作家、導演、設計以及演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波透 ● 史特勞斯 — 洞悉當代德國社會百態的劇作家 〉


文字|成
01 June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