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悉戲方塊2014年夏季號#2:〈平田織佐(二)〉


悉。戲。方。塊:夏季號#2:【我的書格系列】


追求真實的劇場——平田的《演劇入門》


文字︱陳建成

《演劇入門》一書封面





        平田織佐除了從事創作、導演以及教學之外,他同時也將自己對於創作與教學的思考系統化,成為理論性的文字,讓人得以一窺其創作的核心源頭。平田的理論可謂一以貫之,以發展符合現代日本人會話的口語戲劇,或所謂的「寧靜戲劇」為主,並從這個核心輻射出劇本創作論、演技論與導演論等。這些理論形成了平田所有著作的基礎與出發點,而其精要則結晶成為《演劇入門》以及《演技與導演》兩本書。本文將扼要介紹《演劇入門》一書各章內容,除了劇本創作論之外,書中論及導演及演技部份也將一併介紹。







        第一章為「戲劇的真實與現實的真實」,在這一章中平田首先界定了全書論說的目標與範圍,平田他想討論的是:戲劇的真實(感)是什麼?劇作者如何獲得這種真實?觀眾又為什麼會感受到這種真實?(平田所稱的真實他用了「リアル」一字指稱之,即英文的「real」,他說無意將這個概念深入抽象化,把它理解為泛指一種「真實感」即可。)接下來他界定「近代戲劇」與「現代戲劇」的差異,他認為「近代戲劇」的結構是作者創造一個架空的戲劇世界,並在其中投射了特定的意識形態與意念主旨,要求觀眾接受。但是現代戲劇則往往是「去主旨化」(主因是世界政治場域上意識形態對立的弱化),同時也不背負著傳遞特定意念的任務(伴隨著劇場之外的媒體更加發達)。「現代戲劇」因此轉向了單純「刻劃世界」的表現衝動,作者不再企圖傳遞訊息,而是「如實地」刻劃世界,而觀眾是站在和作者一樣的平面去觀看這個世界。平田認為從希臘悲劇開始,戲劇本身的主題之一就在於描繪人類心靈的振幅與圖像,無論是伊蕾克特娜(Elektra)或是伊底帕斯(Oedipus)都最大極限地呈現了人類心靈的振幅。而現代戲劇則是「將日常生活中有意無意忽略的細微心理加以外顯」,一方面可以將大振幅濃縮,另一方面也可將小振幅擴大,只要做到其中一點,即使劇本沒有明顯主題也可以成立。

Antoine Vitez執導《伊蕾克特娜》劇照 


        第二章「劇本書寫之前——場景‧情境‧主題」中,平田進入了剖析劇本組成的階段,從這裡開始,平田將會逐一討論劇本的各種元素,同時不斷指向「真實」如何刻劃與營造這一核心問題。針對「場景」設定,平田建議練習寫劇本的人先設定「半公共空間」,例如會客室、聚會場所等,在這種空間中人與人能夠相遇、對話,是熟識的「內圈」人物與陌生的「外圈」人物可以有機會相遇的場所。另外,「情境」上平田也建議所謂的「半公共時間」,例如喪祭、搬家的時候,也可以讓外圈人物進入到內圈。(當然,這樣的建議只是針對有志練習寫劇本者,並非所有好的劇本都是在「半公共時空」下運作。)至於「主題」,平田建議寫作者盡早讓觀眾知道全劇主題的方向,這樣才能夠專心營造角色並描繪角色的變化。而戲劇永恆的主題就是人與命運(內外在限制)的對峙,以及人在這個過程中的變化。以平田自己的作品《來自S高原》為例,場景是「療養院的會客處」,情境是「接近暑假時訪客大增」,而主題則是「患者們面臨死亡之際的鬱悶以及有限生命之下的愛情」。平田認為如果有特定且明確的主題,將可以確保劇本能夠成功。

《來自S高原》劇照


        在第三章「對話的生成——人物‧情節‧事件‧台詞」當中,平田進一步考察了戲劇的細部組成。以人物而言,他建議從「內圈」、「中間」到「外圈」來思考,通常的人物比例分配是內圈大於外圈大於中間。而這樣分配的主要目的在於創造「資訊量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正是產生對話的原因,同時觀眾也才能在資訊交換的過程中了解故事。倘若沒有資訊交換的情況,又硬要讓觀眾接收訊息,就會容易產生不自然的說明性台詞(例如,家人之間應該了解彼此從事職業,因此對話中不會有「爸爸,你是作什麼工作的?」這樣的台詞。而如果有一個家庭外部的成員進入,這個問題就能夠成立。當然,家人之間的對話當然還是可以透過間接的方式透露彼此職業,但是直接了當的質問不太可能會出現。)

        而平田所定義的「情節」,不同於一般認為情節是指「整體情節」,而是將情節視為是一次人物進出以及伴隨而來的資訊交換,一次的人物進出就是一個情節單位。決定情節內容時,重點在於是否可以讓人物之間產生有趣的對話(至於此時為何特定人物會上下場則可留待之後考慮)。同時,平田建議在全劇前四分之一時就必須讓所有人物上場,並清楚揭露主題,才有助於劇本成立。而所謂的「事件」,是指在不同情節段落中「對話的主題」,對話的主題可以遠離全劇主旨,也可以與主旨相關,之所以要設計遠離主旨的對話,是為了避免對話皆圍繞特定主題的不自然感。而這些事件,即對話內容,就構成了全劇連續的圖像(由距離主旨遙遠的圖像到貼近主旨的圖像)。以上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最終的台詞書寫,平田認為在書寫台詞時,必須不斷自問「究竟是圍繞著哪個主旨」,同時他認為好的劇本必須要在想像力、記憶力與觀察力三方面有所特出或取得平衡。另外,他建議寫作者要觀察口語中的不同語言層次,從最公開的演講到最私秘的自言自語,其實語言使用充滿許多不同的層級。最後,平田將戲劇中新的對話形式視為人際「對話」形式的摸索本身。

        在第四章「演員是思考的棋子——劇本‧導演與演員的關係」中,平田提出了「脈絡」(context)這個概念,繼而將脈絡分成「語言脈絡」與「身體脈絡」。平田所使用的脈絡一詞並不是指文脈,而更接近習慣與約定俗成。而這種脈絡的範圍可以大至國家,小至個人。一般而言,個人層次的脈絡差異會被統合在國家社會的共同體中(透過學習「國語」來統合語言脈絡),但是在戲劇中,個人層次的脈絡差異會被凸顯。原因是戲劇是演員扮演劇作家筆下的人物,因此牽涉到演員與角色之間語言與身體脈絡的落差。對於平田而言,優秀的演員必須要了解自己的脈絡範圍,繼而將自己的脈絡範圍擴大至扮演角色,並為此付出相應的訓練與努力。而導演的角色則要將自己對於劇本脈絡的理解與演員溝通,因此創造戲劇的過程可說是編劇、導演與演員之間不同脈絡的磨合過程。這種著重脈絡、習慣等環境因素的戲劇特色,也是平田所認為九零年代之後日本戲劇的特色。不同於以往著重語言或身體的劇場,九零年代之後的劇場重視「環境」,角色發話不再是由主觀判斷,而是必須衡量自己與他人、環境的關係之後才能進行對話。

平田認為「鈴木方法」可以用以理解何謂日本的身體脈絡 



        這種將戲劇視為是角色之間與劇場工作者之間脈絡共有過程的看法,成為第五章「朝向參與型戲劇」的論述重點。這章將視野擴大到觀眾,認為戲劇同時也是呈現戲劇者與觀看戲劇者之間脈絡共有的過程。平田回到最初關於「真實」的問題,究竟真實如何產生?平田認為真實感是「共處同一世界」的感覺,在現實中人們可以藉由感官確認世界存在,但在戲劇中觀眾無法直接與角色對話,只能透過觀看角色之間的對話來進行交流,這是平田所稱的「內在對話」。這種對話過程就是將觀眾逐步引入戲劇世界的脈絡共有過程,而這同時解釋了為什麼直接將主旨訴諸觀眾的戲劇會顯得「不自然」或「不真實」,因為其缺少了脈絡共有的過程。平田進而將戲劇的「對話」本質與公民社會與民主體制連結,認為希臘時代的戲劇、民主與哲學都是建立在「對話」的基石之上,而他認為現代社會中,藉由發揚「對話」本質,戲劇仍可能扮演促進形成共同體的角色。

        綜觀全書,平田很清楚地從劇本創作、導演與演員、戲劇與觀眾\社會的關係逐一切入討論,並以「真實」、「對話」、「脈絡共有」等核心概念貫穿。藉此不僅可以理解平田所創造的劇場內涵,在近年「後戲劇」的口號風行之際,平田堅實的論理不啻是為以對話為基底、追求「真實」的劇場做出最好的辯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平田全書寫作還蘊含另一個前提,那就是他認為必須提高一般觀眾的「戲劇識別能力」,也就是觀眾不應停留在被動的接收狀態,而是在對戲劇構造原理能有一定掌握之下看戲,如此更能夠進入戲劇與之進行對話。這解釋了何以他不吝將創作的秘密公諸於世,並樂於在世界各地進行工作坊。戲劇如果可以是一種教育,以平田的觀點而言,這將是學習對話、學習民主、學習與他人共存的教育,而從整體社會建制下探索戲劇角色與定位的作法,是平田方法論中值得持續注目的一個側面。


圖片來源:

http://bookclub.kodansha.co.jp/png/22/149422-1.png

http://maxinart.files.wordpress.com/2011/12/photo-1.png

http://www.s.seinendan.org/seinendan-wp/wp-content/uploads/2013/07/skogen040801s.jpg

http://www.livingart.info/wp-content/uploads/2011/10/Scanned-Image-12b.jp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