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悉戲方塊2014年夏季號#1:〈平田織佐(一)〉














悉。戲。方。塊:夏季號#1:【魔術師的箱子系列】 


重繪寫實劇的疆域——平田 オリザ


文字︱張家甄





較諸西洋劇作家,活躍於國際舞臺的亞洲當代劇作家並不多見。就演出和出版的表現而言,現年51歲的平田オリザ (Hirata Oriza)絕對榜上有名,穩坐人氣王寶座。


臺灣觀眾對於平田並不陌生,這都要歸功於去年的新北市電影節和臺北藝術節,相繼邀請由紀錄片導演想田和弘以平田和「青年團」為觀察對象,拍攝而成的《完全演劇手冊》,以及由「青年團」製作的《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登臺。

(劇作家、青年團劇團導演暨團長、東京駒場劇場(Komaba Agora Theater)藝術總監兼負責人、大阪大學傳達設計研究中心教授。致力於「當代口語戲劇理論」的研究與實踐。)







踏上戲劇之路

由於父親從事電影編劇的工作,平田從小就接觸戲劇相關的人事物,再加上父親獨特的教育方式——自孩提時代以來,他若有任何要求,就必須先擬好企畫書,才能跟父親提案——養成了平田優異的寫作、表達、溝通和執行的能力。平田在少年時代就已經小有名氣:16歲那一年,他毅然輟學,踏上腳踏車環遊世界。一年半之內,從洛杉磯到紐約,接著轉赴倫敦,抵達歐洲,一路繞經歐洲全境。返國後,平田把這趟旅行的經歷寫成《Oriza的16歲大冒險》。隨後,他也寫了《Oriza 通過大學考試》,把自己以中輟生身分通過大學入學測驗的經過,付梓成冊。

1982年,就讀「國際基督教大學」主修哲學的青年作家,受到野田秀樹(Hideki Noda, 1955-)的戲劇作品啟發,決定嘗試戲劇創作。平田在大學裡召集同好,組成劇團,寫作風格則仿效野田秀樹:人物眾多、場景不停轉換、大玩文字雙關語、表演節奏快速。不過,編導了兩齣戲後,經團員勸阻,只好放棄導戲,專心寫劇本。儘管平田在大學時期就已經創立了「青年團」,但是後來促使他決定正式入行的起因,事實上是為了幫父親收拾爛攤子:1986年平田大學畢業,不久,他的父親為了一圓劇場夢,抵押土地,向銀行貸款,將自宅改造成劇場。然而,劇場的營運情況不佳,積欠債務,轉由平田接手經營(即「駒場劇場」)。拜劇場經營之便,平田有機會看到風格各異的演出團體的排練,另一方面,礙於有限的製作經費,平田的創作風格由原本的熱鬧、盛大逐漸轉為沉靜、簡約。

1988年,他推出《首爾市民》。該劇的時空設定為1909年的韓國(「日韓合併條約」簽訂,韓國成為日本殖民地的前一年),透過一個經營文具店的日本家庭,某天下午在客廳裡的日常對話,揭露在韓日人潛意識裡的優越感。1994年,發表《東京筆記》。該劇在場景選擇、對話鋪排的方式、情境設定等方面充滿平田的個人特色,是平田的代表作:在劇中,平田大量使用自己獨創的「多方同步會話」、演員背臺說話。另一方面,則把時空設定在2004年,近未來的東京,由於歐洲情勢動盪,大批珍貴畫作運到日本以避戰火。故事發生在一間正在舉行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5-1675 )特展的美術館大廳。平田讓館長、館員、欲捐贈私人收藏畫作的三橋及陪同的友人和律師、秋山家的長女與住在東京的家族成員等分屬不同集團的幾組人,在人來人往的休息區相遇,透過不同集團之間的交談、兩個集團同時在自己圈子裡交談,圍繞著家庭關係、遺產贈與、工作、國際情勢、藝術、十七世紀的暗箱與觀看方式等主題,引導觀眾循著碎裂的話頭,拼湊出上述幾組人的故事。平田以該劇拿下1995年「岸田國士戲本獎」。


《首爾市民》
《首爾市民1919   

平田的劇作觸及日本的政治、經濟、當代社會面向,涵蓋的主題包含:朝鮮問題、繭居族、尼特族(NEET)、婚姻制度、科技發展帶來的倫理及道德議題等等,其中,後者是他在「機器人戲劇」系列作品中的核心主題。

寫實主義的回歸

有感於新劇運動日漸抹除日本人的身體與語言,為了重新尋回日本人的身體,日本劇壇在1960-1980年代興起以狂暴喧囂的身體性演出為中心的「小劇場運動」(angura)。1990年代則出現了對強調官能性身體表演的反動,也就是回歸寫實主義的「安靜的戲劇」,而平田正是代表人物。

平田的劇作風格寫實,臺詞則是瑣碎的短句、再日常不過的口語,人物交談時不乏停頓、乍似無意義的語助詞、同時發話、中途岔題或沉默的情況,一如日常對話。舞臺上看不到任何主要事件發生,有的只是安靜冷調、平淡無事的時刻。這種強調自然、瑣碎、日常口語的臺詞,捨棄傳統劇作法追求的「事件的戲劇性」,讓平田被稱為「日本的契訶夫」。儘管平田的劇作使用自然、寫實的語言,在表演風格上,卻拒絕心理寫實的演技。一方面,為了防止演員使用既定符號(如悲傷,就用哭腔說話、生氣就大呼小叫),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在舞臺上道出的臺詞,成為演員與觀眾之間唯一共享的「語言」符號。

相對於西方翻譯劇滔滔雄辯、言之成理的說話方式,平田提倡「現代口語戲劇」──直接從劇本的「語言」著手,寫出自然、日常、合於日文語感的對話,好讓演員可以演得自然。為了在舞臺上呈現日常生活的真實感,平田的臺詞不時會出現停頓和稍長的靜默、贅詞、語助詞,場上也會出現兩組人馬同時對話的場景、語句交疊,插話、發話對象中途轉換,演員經常背臺說話,讓說話的方式和發話的情境回歸到日本人的語用習慣,以及日常生活經驗。

舞臺空間方面,場景往往採單一場景,沒有暗場換景,也不用配樂。觀眾進場時,演員已經出現在舞臺上,當演員開始說話,觀眾才發現戲早已開演。排除暗場,一景到底的做法,一來是為了避免破壞舞臺上的真實感,二來有助於表演區與觀眾席的空間延伸。

平田把自己歸類為「自然主義劇作家」。儘管如此,平田在舞臺上呈現的「自然」並非如實記述真實世界,而是透過劇場的顯微鏡創造出5到10公分的觀看距離,重新測繪現實生活——「將至今我們無法用肉眼看到的細微日常,雙耳無法聽聞的細微聲音再現出來」。透過戲劇,平田的企圖不在「重現」對現實的模擬,或是把原本混沌不清的現實簡化,而是放大觀看的解析度來觀察混沌的現實。

平田每年固定與自家劇團「青年團」推出二至三齣的製作之外,也接受國外劇院的委託創作,創作能量充沛。他不僅是多產型劇作家,也是專業的戲劇教育家。他廣開工作坊傳授自己的創作方法和戲劇觀,推廣戲劇的實用效能。工作坊教學的足跡遍及世界,授課對象除了戲劇系學生、專業劇場工作者之外,還包括國小和中學師生、政府官員。


《雅爾達會議》



《巴爾幹動物園》
主要作品年表
韓國三部曲

《首爾市民》(1989)、《首爾市民1919》(2000)、《首爾市民1929》(2007)
科學三部曲《科學精神》(1990)、《極北之猿》(1992)、《巴爾幹動物園》(1997)
《來自S高原》(1991)
《東京筆記》(1994)
《轉校生》(1994)
《火宅?修羅?》(1995)
《冒險王》(1996)
《月之岬》(1998)
《我們結婚了!非常突然……》(2000)
《上野動物園再再再襲擊》(2001)
《越過那條河正逢五月》(2002)
《雅爾達會議》(2002)
《南島俘虜記》(2003)
《砂與士兵》(2005)
《離別之歌》(2007)
《工作的我》(2008)
《熱帶的漫長一夜》(2008)
《森林深處》(2008)
《鳥飛的高度》(2009)
《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2012)

延伸閱讀

平田オリザ(Oriza Hirata)著,田村容子、唐顥芸譯,《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日本80後劇作家選》。臺北:書林,2013年,頁138-248。
林于竝,〈導讀〉,前引書,頁7-19。
林宗德、尤苡人,〈平田Oriza的現代口語戲劇理論與機器人劇場〉,《戲劇學刊》,第19期,2014年1月,頁167-202。
廖俊逞,〈機器人的戲,反思人類社會〉,《表演藝術雜誌》,第248期,2013年8月,頁98-99。-----,〈安靜戲劇中的機器人救贖〉,前引書,頁100。
Uchino, Tadashi. Crucible Bodies: Postwar Japanese Performance from Brecht to the
New Millennium. London: Seagull Books, 2009.

青年團官網 http://www.seinendan.org/ (查詢日期2014年7月2日)
Senda, Akihiko.“Artist Interview: Speaking with Oriza Hirata, a new opinion leader in
the world of contemporary theatre.” Performing Arts Network Japan.
http://performingarts.jp/E/art_interview/0703/1.html

(查詢日期2014年7月2日)
Hirata, Oriza. “What are “Humanlike” actions?” TEDⅹSeed.
http://en.tedxseeds.org/Speaker/oriza-hirata/ (查詢日期2014年7月2日)

圖片出處:
http://www.mask9.com/node/162636http://incertezzacreativa.wordpress.com/2011/07/11/oriente-e-occidente-nel-teatro-colloquiale-di-oriza-hirata-a-santarcangelo41/
http://performingarts.jp/E/art_interview/0703/3.html
http://archive.metropolis.co.jp/tokyofeaturestories/362/tokyofeaturestoriesinc.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