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悉戲方塊:#3--〈 波透 ● 史特勞斯 — 洞悉當代德國社會百態的劇作家 〉



悉。戲。方。塊:第三回


【魔術師的箱子系列】


那些操作戲劇元素的奇才,
那些故事的承載、催生或是創造的人


在這個系列,讓我們打開魔術師的箱子


認識那些我們知道或者不知道的
劇作家、導演、設計以及演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波透 ● 史特勞斯 — 洞悉當代德國社會百態的劇作家 〉


文字|成
01 June 2011











          波透˙史特勞斯




波透‧史特勞斯(Botho Strauss) 是當代德國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出生於1944年,大學時代在科隆大學及慕尼黑大學攻讀戲劇、社會學與德國文學。在19671970年間,他擔任了西德最重要的劇場雜誌《今日劇場》(Theatre Heute 的編輯及劇評,在評論文章當中,史特勞斯批評當時德國劇場對於布雷希特方法的運用,認為當時的劇場將政治議題瑣碎化,同時他的立場也不同於民眾劇場的傳統,而是接近於漢克(Peter Handke)與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

19701975年間,他擔任了柏林劇院導演彼得‧史坦(Peter Stein)的戲劇顧問,推出了易卜生(Henrik Ibsen)的《皮爾˙金特》(Peer Gynt)、克萊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的《洪堡親王》(Prinz Friedrich von Homburg)、拉比虛(Eugène Labiche)的《撲滿》(La Cagnotte)以及高爾基(Gorky)的《避暑客》(Datshniki)。史特勞斯與史坦的合作影響到他的劇本寫作風格,例如在《再見三部曲》(Trilogie des Wiedersehens)當中展現的來去流動的場景設定,明顯與《避暑客》的演出風格有所關連,而這種大量短景流暢變化的寫作方式也持續到了《大與小》(Gross und Klein)、《公園》(Der Park)、《時間與房間》(Die Zeit und Das Zimmer)等劇本。

史特勞斯在七零年代推出的劇本有《憂鬱症患者》(Die Hypochonder1972)、《相識的臉孔,混雜的感情》(Bekannte Gesichter, gemischte Gefühle1974)、《再見三部曲》(1976)、《大與小》(1978)。八零年代劇本有《卡德威,鬧劇》(Kalldeway, Farce1981)、《公園》(1983)、《女嚮導》(Die Fremdenführerin1986)、《訪客》(Besucher1988)、《時間與房間》(1988)、《七扇門》(Sieben Türen1988)。九零年代之後的劇本則有《安潔拉的衣服》(Angelas Kleider1991)、《最後合唱》(Schlusschor1991)、《平衡》(Das Gleichgewicht1991)、《易塔克》(Ithaka1996)等等。
2009Burgtheater 上演的《再見三部曲》

戰後至七零年代的西德戲劇,重要的潮流有紀實劇場(documentary theatre)以及民眾劇場(Volksstück),前者有明顯的政治關懷傾向,後者則是以中下階層人民為主題訴求。但至七零年代,史特勞斯的劇本不再有明顯政治關懷,而是將重心轉移到人的內在世界,對象也以中產階級為主,但是仍帶著社會觀察與批判的色彩。七零年代的早期劇本,史特勞斯即展現了他對於個人的正常與瘋狂、身份認同、人際疏離等主題的關注,其中最重要的是《大與小》,此劇奠定了史特勞斯作為劇作家的地位。到了八零年代,史特勞斯的劇本由社會觀察擴充到與神話及文學互文的戲劇世界,例如《公園》一劇不僅是改編自莎劇《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當中更結合了希臘神話以及聖經意象,《女嚮導》則導入了亞當與夏娃的故事。東西德統一之後,史特勞斯的劇本面向也擴充到德國統一之後的現象與問題,例如《最後合唱》。史特勞斯在一九八九年獲得德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畢希納獎」(Büchner Prize),奠定了作為德國當代最重要文學家之一的地位。
                             《最後合唱》

總和來說,貫穿在史特勞斯劇本中的主題依舊是「個人」的概念,史特勞斯的劇本中放棄了古典主體的概念,而認為一個人是由意識型態、社會經濟結構所定位,他筆下的中產階級人物個個纖細、聰明,但卻身處孤寂且無法與外界有效溝通,個人成為受苦的中心。即使如此,但史特勞斯往往以出人意表的戲劇結構、插曲以及千變萬化的人物形象來呈現,使得劇文深具舞台性且同時具備了主題的深度與複雜。







本回結束,下週預告:


史特勞斯的《大與小》


敬請期待與指教!



---------




延伸閱讀:

楊莉莉,〈導讀:當代生活的記史者〉。《時間與房間》。史特勞斯(Botho Strauss)著,楊莉莉譯。台北:唐山,2000。IX-XXXIV。

Barnett, David. “Playwriting in Contemporary German Theatre: Represent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1960-2006.” A History of German Theatre. Eds. Simon.Williams, and Maik Hamburger. U.K: Cambridge UP, 2008. 305-31.

Calandra, Denis. New German Dramatists: A Study of Peter Handke, Franz Xaver Kroetz,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Heiner Müller, Thomas Brasch, Thomas Bernhard and Botho Strauss. London: Macmillan, 1983.

Pfeiffer, Peter C. “Botho Strauss.”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 Vol. 124: Twentieth-Century German Dramatists, 1919-1992. Eds. Wolfgang D.Elfe, and James Hardin. Detroit: Gale, 1992. 380-8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