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日常嚴選】對談企劃#1:陳建成v.s.羅毓嘉的日常之歌

「他眼中的日常之歌......會是什麼模樣的呢?」

為了讓作品不僅是閉門造車,於是!創劇團的團員在過年前後各自開始了這個殘酷的特別企劃!
由團員們化身為採訪特派員,主動邀請自己欣賞的創作者從各方專業角度來為大家犀利鑑賞《日常之歌》,勇敢提問並將他們最直接殘酷的意見公諸於世!到底會有那些創作者一一登場,團員們又會和各自仰慕的創作者擦出怎麼樣意外的火花呢?請跟著我們看下去吧!

首先為大家送上的是編劇陳建成的勇敢出擊,
為大家邀請到的嘉賓則是--羅毓嘉!

因為建成人在國外的關係,兩人採用線上對談的方式進行,竟也有些別具一格的趣味:P
愛文字的你,喜歡深度閱讀的你,小編決定為大家保留對話的原汁原味,就請大家慢讀細品囉!

----------------------------------------

(節省版面,兩人顯圖只PO這一次)

11:01
HELLO~~我在線上了,如果OK跟我說一聲 ^^
       
11:03
我剛下班,你不介意我用手機打字的話我們隨時可以談,哈哈
       
11:05
好啊,也可以⋯⋯這樣子可能宣傳就可以直接用對話記錄編輯XD
      
11:06
你想要怎麼談,關於題材還是⋯⋯?哈哈
       
11:07
蠻好奇你讀完的感覺或想法
      
11:07
這個題目是從哪裡發想的呢?我讀到的時候想到的是東海村JCO臨界事件
當然還有福島
(東海村JCO臨界意外是指發生在1999年9月30日日本茨城縣那珂郡東海村JCO核燃料製備廠(住友金屬礦山的子公司)的一次核輻射事故。有666人被輻射汙染,2名工作人員死亡。此事故被評級為國際原子能事故等級第4級。引自維基百科。)
       
11:08
對,這兩個都有,還有車諾比...
        
11:15
我也想到車諾比的悲鳴》那本書(http://findbook.tw/book/9789866076220/basic),在那些災變之後所遺留下來的生者的悲傷。這部劇本其實是有很鮮明的政治主張的,而聚焦在巨大災禍之後的「人」的生存,我覺得把那種看不見的恐怖描繪得很鮮明⋯⋯
       
11:17
對,好像一下子就講到一個很有趣的東西,關於「倖存」這件事情⋯⋯
比方說,我會想說福島的倖存者是誰呢?是直接受災而存活的居民,或者是可能受災卻未受災的其他日本居民,或者是生活在核電陰影之下卻「尚未」蒙受災難的其他人?
       
11:20
我覺得「倖存」是一個很孤獨的狀態,父親死了,可是那些東西卻在母女兩個人身上留了下來,但又只有他們能夠擁有。但它卻是「留不下來」的,因為生命已經無法再被延續下去了⋯⋯
        
11:21
是,你講到的是受難者的倖存狀態,而這種倖存狀態如果又蒙受「污名」就幾乎是一種雙重的受難....
        
11:22
就像是,我們現在其實也「倖存於」某一場尚未發生的核子災害⋯⋯但對於倖存者而言,也必須面對「啊,你是福島來的人啊」那樣的眼光
這樣的角度很有意思,尤其是核災其實一點都不日常,但它所遺留的東西卻是氣味啊疾病啊記憶啊,這麼尋常的細節
       
11:26
一場事件過後,「倖存者」究竟是誰?或者是「倖存意識」的問題⋯⋯如果沒有直接受害的人就直接忘記,或是事不關己,可以嗎?但是沒有直接受害的人終究是無法跨越到受害者,我在想,介於事不關己與直接受害之間,有沒有一個什麼東西⋯⋯
·       
11:28
我覺得會不會是說,沒有直接受害的人為了說服自己其實「沒有那麼倒楣」,所以選擇了在自己與受害人之間畫出一條線,就可以說自己是「安全」的了,那樣的心理機制⋯⋯
用事不關己那樣的姿態來做自我保護
而你劇本裡又用一對情侶把這兩個身分兜在一起,因為男生的生活也畢竟是被事件所影響所衝擊了,到頭來,我們真的有辦法這麼「事不關己」嗎?
        
11:33
男主角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狀態沒錯⋯⋯他一開始其實是有點不知所措,但是最後還是選了一個相對來說「安全」或是「自我保護」的出路⋯⋯
       
11:35
這樣說起來這個故事真的好悲傷喔。原本有沒有設想過別種結局呢⋯⋯
        
11:38
哈哈,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其實一開始我是讓男朋友在最後一場陪著母女出遊⋯⋯
你不問我還真的忘了原本的設定,不過後來還是改成現在的版本⋯⋯。用誇張一點的說法來講,「詩的正義」有的時候好像需要「詩的不正義」來體現
詩的正義:詩的公正,詩的報應(指通常在詩歌、戲劇和小說等中表現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
        
11:42
悲劇蘊含的力量其實還是必須藉由讓人們凝視恐怖本身來達成吧
感覺上你在設定跟最後版本之間有過一些折衝跟拿捏
一開始就是設定三個角色嗎?中間有沒有考慮過要放別的角色進來呢
        
11:48
對,一開始就是三個角色⋯⋯
有一個說法是「家庭」很適合折射出更大的社會背景,我想這個劇本蠻接近這個講法的。
        
11:52
對,就是每個角色其實也是社會裡的不同的人,但是「家庭」這個架構又把他們拉在一起而不得不產生互動,再把事件的aftermath折射出來
        
11:54
對,而且稍微轉用你的詩句,劇中的那個國家令每個劇中人分心的程度不一。
        
11:54
不過在母親跟女兒的對話裡,他們原本也都是用「那件事」來代稱核災,這個避而不談是蓄意的嗎?我覺得這種傾向一方面是倖存者的心理機制,不過也為劇本帶來一些懸疑性
       
11:55
對,這種機制很奇妙,我在自己周遭還是觀察得到,特別是上一輩的人在講某些事情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淡化的修辭方式
        
11:55
我是在嗅覺受到影響那段意識到是核災的⋯⋯
我想到之前讀一些白色恐怖口述歷史的資料,受難者本人往往可以侃侃而談,可是被牽連者(家人、妻、兒女)彷彿比較傾向淡化記憶⋯⋯
        
12:00
⋯⋯說到這個,「沈默」其實是蠻複雜的東西。忽然讓我想到,沈默不一定是語言活動的停滯而轉向心理活動(所謂的內心戲),而是有可能語言無法承載的「外於語言」的活動正在發生⋯⋯
或者是那個受到壓抑的東西,很有可能是所謂主流話語所不允許的東西⋯⋯
        
12:04
你在形式上也用了很多「沈默」,那其實也是留白,讓劇本本身長出很多東西來,而且沈默其實才應該是生活的常態吧
        
12:05
是,哈哈,當然沈默在很多時候就是沈默本身。
這個多的沈默,導演跟演員也似乎都特別留意到了
        
12:07
特別是我們所會的語言能夠描述的東西實在太少了,日常是不足以說清楚那些非常的。這也讓這部戲充滿了詩意
       
12:09
你是指沈默的使用是詩意的來源,這點倒是提醒了我。
不過劇中有兩段是比較非日常的語言。例如最後一場是類似平行的獨白⋯⋯
        
12:18
另外,宣傳希望我一定要問一題,就是這個劇本會讓你延伸想到其它的什麼作品?(文學、音樂或電影等)
        
12:21
最後一場戲那大片的獨白也是很有畫面感的⋯⋯在大量的留白之後,連串的畫面彷彿要把劇場都填滿,這點讓我想到Sigur Ros在《Untitled ( )》那張專輯的第八首,<Untitled 8>
        
12:26
這點也是很有趣的觀察,我想對導演會很有靈感,關於留白與填充。
        
12:28
事實上近幾年來台灣的文學作品也對核能議題多有著墨,像葉淳之的《冥核》,還有伊格言的《零地點》,都是規模龐大的長篇小說。不過你這部劇本則是減到最少的三個角色,這個對比也很有意思,用最少的人物去談那個無法被談論的事件
        
12:34
是的,這兩本書我都有耳聞,但是還沒有機會詳細閱讀。不過小說確實是彈性很大的文類,戲劇的限制是在特地有限的時空(兩小時內的劇場空間)中很濃縮的藉由戲劇性來與觀眾交流
而且演兩個禮拜就沒了,哈哈。
        
12:34
哈哈哈哈
我還是覺得與其用小說去類比,這部戲是更像詩的。它的力量並非來自它演了什麼,而是有什麼東西你並沒有把它說清楚⋯⋯
        
12:37
哈哈哈,也是,我也有同感
        
12:40
我回到家了XD
        
12:40
你好厲害,可以打這麼多字 XD
       
12:40
宣傳還有沒有什麼希望我們一定要談到的東西
        
12:40
似乎差不多了
·       
12:41
現在都很習慣用手機打字了哈哈,我有時候也在手機上寫詩XDDD
        
12:41
我比較好奇你有在你的詩中處理過類似主題嗎
        
12:44
我有一首詩其實就叫做「福島」,應該是2012年寫的吧
而且我的切入點其實也是在「倖存」這件事情⋯⋯
        
12:45
好,太好了!
      
我會把以上記錄交給宣傳,她編輯過後應該會放在部落格跟粉絲團~~

12:51
好!沒問題,請宣傳整理好也傳給我一份連結
        
12:51
好!太感謝了~~


----------------------------------------


#羅毓嘉推薦的延伸閱讀#



Sigur Rós - Untitled 8 (Popplagið) 





葉淳之《冥核》






伊格言《零地點》






羅毓嘉<福島>


「我們活著 像陌生人一樣孤單」




----------------------------------------


看完建成和羅毓嘉的對談,
是否讓你對於《日常之歌》有進一步的了解和想像呢?
一個劇本要到實際被演出才算真正獲得生命,
請和羅毓嘉一起進劇場來檢驗它的完成吧!

4/9-4/19,牯嶺街小劇場,創劇團《日常之歌》與你相見!
兩廳院持續熱賣中→http://ppt.cc/J7-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