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戲。方。塊:第十六回【魔術師的箱子系列】
<從面具和語音實驗出發──
彼得•侯《奧瑞斯提亞》的復古形式演出(上)>
文/Esme
2011.08.30
《奧瑞斯提亞》第二部曲《奠酒人》的歌隊,
英國國家劇院,1981年
|
繼前幾週介紹在歐陸發光發熱的劇作家,本週將焦點轉移至英國大導演彼得•侯(Peter Hall),並針對他1981年於英國國家劇院(Britian’s National Theatre)演出的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進行討論。 此戲的特出之處,在於依循古希臘劇場形式達到風格化的演出風格。除了使用16名男性演員(其中12名為歌隊),全體戴上面具外,並使用東尼•哈瑞森(Tony Harrison)詩意且節奏性強的英語翻譯作為演出本。彼得‧侯的意圖昭然若顯——讓戴面具的演員探索語音結構的各種可能。
彼得‧侯的此齣製作無論是面具的使用、歌隊的編排、演員展露的男性氣概等方面,無不標榜擬古的演出形式;再加上節奏感強烈的英語詩文,在希臘悲劇的現代改編中相當罕見,因而引起廣泛的討論。究竟彼得•侯如何靈活運用面具,讓獨具特色的韻文現聲在舞臺之上?
關於《奧瑞斯提亞》的劇情梗概,詳見悉戲方塊第五回 ,有興趣的朋友可前往一探究竟。(http://genesis-ensemble.blogspot.com/2011/06/5.html )
接著,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英國名導彼得•侯的生平。
Sir.
Peter Hall
|
彼得•侯(Peter Hall,全名Sir Peter Reginald Frederick Hall)出生於1930年11月22日,是英國著名的劇場和電影導演。 在24歲的時候,侯首度將貝克特(Samuel Beckett)的《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引介給英國觀眾,因而在戲劇界嶄露頭角。1960年,他獲官方資助,成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並擔任藝術總監直至1968年。1973至1978年,侯擔任「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的導演,同時為英國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的成員,之後為了抗議公共資金補助的預算削減,而辭去後者的職務。離開國家劇院後,他自己成立了「彼得•侯劇團」(The Peter Hall Company),並執導一系列的作品。
侯認為導演的工作即是細讀劇本、推敲劇文的箇中意涵,並藉由舞臺搬演探究劇作家的原意。這使他成為許多傑出劇作家樂於合作的首選,如侯於1965年執導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之作《回家》(The Homecoming),由於演出的表現廣受眾人認可,因而成為品特後續幾齣作品的首演導演,包括《舊時光》(Old times,
1971)、《無人島》(No Man’s Land, 1976)和《背叛》(Betrayal, 1980)。
Waiting for Godot, London, Peter Hall Co.
|
截至今日,侯已執導了100部以上的舞臺劇和歌劇。除了享譽盛名的《等待果陀》,引起廣泛討論的作品還包括改編自莎士比亞歷史劇的《玫瑰戰爭》(The Wars of the Roses, 1963),和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Oresteia,1981),此劇不僅仿照古希臘劇場的慣例,採取擬古的演出形式,致力於開拓面具使用的各種可能和現代英語的語音實驗,堪稱當代搬演希臘劇目的先驅之作。,除此之外,彼得‧侯執導的經典劇本尚有莎士比亞的《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1974)、《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1989)、莫里哀的《憤世者》(The Misanthrope, 1975)、王爾德(Oscar Wilde)的《理想丈夫》(An Ideal Husband, 1996)、彼得•薛佛(Peter Shaffer)的《阿瑪迪斯》(Amadeus, 1980)和大衛•海爾(David Hare)的《愛咪的觀點》(Amy’s View, 2006)。從希臘悲劇到近期的現代劇作,這位英國名導在搬演經典的同時,不忘挑戰當代劇本,執導過的劇作古今兼擅,相當廣袤。由彼得‧侯一手成立的「彼得•侯劇團」(The Peter Hall Company),至今仍持續不輟地推出新作。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